1994-2007

走向辉煌(1995—2004)

 

 我社历年所获得的荣誉

  20世纪90年代是充满诗意的年代,充满青春的年代,也是充满挑战的年代,充满深化改革的年代。走过40年创业、发展和壮大的科学出版社,在新一届智慧创新型社领导的带领下,又迈上了创造辉煌的旅程。在1995~2004年的10年征程中,科学出版社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痛苦过程,经历了艰难的“爬坡”、“上台阶”和“双突破”的难忘战斗,经历了多少次大展鸿图的谋略、策划与规划,经历了许多日日夜夜的拼搏与奋进,朝着既定目标向前,终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走向辉煌的今天。
 
(一) 科学出版社第七、八、九届领导班子
  第七届常务副社长、社长汪继祥   第七届总编辑兼党委副书记  侯建勤  第七届党委书记卢盛魁
  第七届副社长  董方明  第七届副社长  丁乃刚
  第七届副社长  向安全   第七届副总编辑  吴瑰琦
  第八届社长兼党委书记  汪继祥  第八届总编辑  吴瑰琦
  第八届副社长  向安全  第八届副总编辑  林鹏
  第八届副社长  刘培文  第八届副书记  张良吉
  第九届社长兼党委书记  汪继祥  第九届总编辑  向安全
  第九届副社长兼党委副书记  刘培文  第九届副总编辑  林鹏
  第九届副社长  张小凌  
 
(二) 跨越式发展新思路与高瞻远瞩的出版战略方针
1994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视察科学出版社时,在全体干部大会上指示:科学出版社要通过改革与调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1995年10月新上任的(第七届)社领导班子,及时总结了以往工作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高度、宏观战略的高度,放眼全国,放眼世界,锐意创新。为了打开新局面,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在保持“三高”特色和“三严”作风的基础上,调整出版发展战略,创新、创新、再创新。具体发展思路与方略是:
1.更新观念,开创有科学出版社特色的“双效益”道路
新的领导班子认为,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大改革为度,主动进行结构调整,构筑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经营机制,闯出一条有科学出版社特色的‘双效益’道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性调整为主要手段,以转换机制为中心,以提高双效益为目的,以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要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实现经营目标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超常规发展”的措施,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这样,通过1996年的“爬坡”,1997年的“上台阶”,1998年的“全面突破”,科学出版社在保持原有学术书刊出版传统,学术著作出版品种稳步上升(从1995年的373种上升到1998年的554种)的情况下,基本脱贫,扭亏为盈,走出困境。1999年和2003年,第八第九届社领导根据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带来新的信息,开始了“二次创业”和再创新高,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立足科技,面向教育,面向未来,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归纳整理、传播转移、普及提高,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产业化服务,为科技成果国际交流服务,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经过10年努力,把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办成以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为主要领域的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化的媒体集团,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办社方针确定为:“立足科技,面向教育,多种媒体,综合经营。”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和办社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了体制机制转化战略、人才战略、精细化管理战略、产品和销售战略和职能战略等10大分类战略。2003年再一次调整发展战略,把科学出版社和龙门书局两个品牌同时经营,这是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大变化。如今科学出版社在经营规模、两个效益、体制机制改革、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业绩喜人,科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
2.调整图书结构,确保学术著作出版
1995年以来,科学出版社三届社领导班子始终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在制订发展战略中,一直把主攻高层次学术专著、基础理论、国家重大项目、基本资料和社会公益性图书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在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给予保证,另一方面根据科研、教育、生产和人才培养需要,及时开发和推出一批批为科学研究基地服务、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基础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具有先进水平的专著、基础理论、高技术与应用技术的系列图书。
3.加强人才引进,着力培养帅才,实现人才代际转移
在1996~2002年的7年间,科学出版社先后引进170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65人,大学本科生75人,实现了人才代际转移,使科学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和出版特色得以保证和发扬。
在完成队伍更新、人才代际转移的过程中,科学出版社一如既往,加强员工培训,并致力于培养与时俱进的学习型人才。至2002年,先后派遣23人到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进修、深造,同时鼓励职工在职或脱产攻读MBA等学位。此外,社内还组织各种中短期业务培训,新入社的人员必须经过1~6个月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自1996年至2003年的8年中,参加职工培训的人员约3500人次。在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大胆起用年轻人。目前,科学出版社的中层干部、首席策划,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实践证明,他们已在各种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更贴近市场实际,有的已成为将帅人才,为出版工作与时俱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4.拓宽基金资助渠道,保障高水平学术书刊出版
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是科学出版社重点学术著作与重点学术期刊的重要支撑。自1990年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以来,经过13年的发展,资助图书1000种,学术期刊1797种次。除此之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材基金全部资助项目、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项目等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5.加强作译者队伍建设,确保学术著作高水平、高质量。
出版高水平、高质量学术著作,不但需要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更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作译者队伍。科学出版社以其良好的声誉,优良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出版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的作译者队伍。1996~2004年在科学出版出书的作译者中,有院士200余位,博士生导师600余位。不少作者称赞科学出版社是“缔造院士和博导的摇篮”。中国科学家甚至一些境外著名科学家,都把重要学术著作交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以此作为一种荣誉,以确定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如今,科学出版社在作译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中国科技出版界的第一品牌。

(三) 硕果累累,业绩辉煌
先进的理念、战略、方针、措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1. 品种翻番,周期缩短
如前所述,学术专著、基础理论、基本资料、论文集、应用技术、工具书、综述、科普类图书和各类学术期刊,是科学出版社传统出版物的集中体现。但在上级停止亏损补贴后的1995年以前,每年初版书的品种排徊在320种左右。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至1998年回升到554种,1999~2001年平均每年出书达807种,为1995年的2.16倍。科学出版社近年出版图书4000多种,期刊近200种,日均出书8.2种,期刊2期以上。众所周知,历史上困扰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出版的另一个难题是出版周期长。1996年以后,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科学出版社拨专款400多万元并配备专门的人力,建立起社内计算机管理网络。同时还为编辑部配备了大量最新型计算机,为编辑采集最新信息、处理稿件,与作译者交流和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此举大大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如今,书刊生产达到“优质、准期”的目标,有效地缩短了出版周期,从以往平均300天以上,缩短为现在平均150天以下。
2. 加大投入,加快重点图书出版进展
科学出版社1996年以前组织的很多优秀的大型丛书和承担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由于资金不足等因素而迟迟不能完成。1996年以后,加大了财力、人力的投入,使这些图书得以尽快出版。例如: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共10卷,1982年开始工作,至1995年只出版了4卷,其余处于停滞状态。2001年社里配备专人,拨出资金,于2002年郭老诞生110周年之际全部10卷重新出齐,受到好评。
《中国科学技术史》计划出版30卷,1995年前一卷未出。后配备人力,加大投入,199~2002年已出版20卷。
《中国动物志》,1996年以前,每年仅出版1~3卷,1997~2002年平均每年出版10.5卷。
三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被科学家遴选为1999年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之一。
3. 瞄准前进目标,扩大出版领域
科学出版社1996年以来,提出立足科技、面向教育的出版战略方针,在继续努力出版基础理论学术著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需要,积极调整和开发更贴近实际及具有活力的出版物。其中最显著得的特点是从传统的科学(S)、技术(T)领域扩展到教育(E)和医学(M)类图书领域;在教育类图书中,又从中小学教材、教辅类图书延伸到大专类教材、教辅类等,大大提高了科学出版社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出版空间,开始与国际大型出版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在科学和社会发展方面:出版了我国三大年度报告:《科学发展报告》、《高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创新与未来》、《科学前沿与未来》等一系列图书。
● 在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开发出版了《九章算术》(英文版)、《固体内耗理论基础——晶界弛豫结构》、《应用物理学丛书》、《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丛书》、《现代生物技术译丛》、《移植免疫生物学》、《现代生物系列》、《生命科学专论系列》、《‘863’生物高技术丛书》,以及《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细胞实验指南》等实用类图书。
● 在地球科学领域:开发出版了《中国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未来》、《中国矿情》、《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西北地区水资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其中,《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系国家“九五”重大丛书出版项目,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主编,它与我社80年代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13卷本)是姐妹篇,分别代表了我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系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主持,钱正英主编。共10卷。这是紧密联系我国西部大开发实际的一套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性、权威性著作。
● 在技术科学领域:开发出版了《时序逻辑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材料科学和技术科学丛书》、《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微电子学丛书》、《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计算机视觉》等。
● 在医学领域:打破科学出版社不出临床类图书的束缚,按照医学书离不开临床诊断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版了《现代临床医学丛书》、《现代临床影像学丛书》,以及外科学、诊断学系列等应用性更强的图书。
● 在教育方面: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开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和投入巨资开发的《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系列》、《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学物理》等。2003年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专门成立了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将全面、系统地出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各类教材和教辅图书。
● 在辞书方面:及时更新出版了《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四版)、《新英汉数学词汇》、《新拉汉英无脊椎动物名称》等,开发出版了《汉英生物学词汇》、《英汉汉英MBA专业词典》、《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工程数学手册》、《水文学手册》等重要工具书精品。
● 在考古学领域:1996~2004年间出版了中国考古重要著作《天马-曲村》(4卷)等151种,以及长江三峡地区等大量考古发掘报告、考古论著、论文集等学术著作。编辑力量和出书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国内考古类图书出版的一支生力军。
● 在经济建设领域:为配合加入WTO之后国内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专门成立了经营管理图书编辑组。短短几年时间,已出版了《知识经济系列丛书》、《中国管理科学丛书》等百余种经济类理论与应用性著作。并正在加强力量,扩大出书规模。综上所述,科学出版社已从单纯出版研究理论性学术著作的窄路,转移到多元化、更贴近科研、生产和教育等需要的宽阔道路上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学术期刊方面:科学出版社目前每年出版学术期刊198种,约占全国4800种科技期刊的4%,学术水平居全国科技期刊的领先地位(详见期刊分社部分)。
4. 生产、经营两手抓
进一步深化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不断加强经营计划和精细化管理,使科学出版社的书刊品种、总产值、销售额和利润等项指标成倍增长,或连年翻番,经营业绩卓著。
5. 获奖书刊大面积丰收,位居全国前茅
科学出版社的出版改革,自1996年至2002年期间,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7年中,科学出版社共有132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图书奖,获奖品种居全国科技出版社前茅。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种,国家图书奖和提名奖9种,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32种,中国图书奖3种。2003年更是丰收年,共有4种获国家图书奖和7种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详见表)。科学出版社的期刊在学术层位和综合质量等方面是一流的,被同行公认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家队。其中《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35种刊物(2003年)被国际检索系统SCI等收录,占被《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47%。科学出版社期刊在1996~2002年的全国评奖中,获奖种数和获奖等级均居全国之冠。如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31种,占全国获奖期刊总数(417种)的7.43%;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11种,占全国获奖期刊64种总数的17.19%;获国家期刊提名奖1种,占全国获奖22种的4.55%;2002年获国家期刊奖7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7种、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10种,分别占全国获奖期刊总数30种、50种、99种的23.33%、14%和10%;在“中国期刊方阵”中,科学出版社有88种入围,占全国716种入围科技期刊的12.3%。其中入“双高”(高知名度、高水平)期刊9种,占全国80种的22.5%;入围“双奖”(国家期刊奖、国家提名奖)期刊7种,占全国58种的12.0%;入围“双百”(百种科技、百种社科)期刊21种,占全国122的17.2%;入“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期刊51种,占全国496种的10.28%;在国家权威机构评出的2001年度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科学出版社入选30种,占全国30%。

(四) 重塑龙门品牌
龙门书局自1993年恢复以来,继承龙门“专为青年学子出版学习用书”的传统,集中力量致力于文化、教育类图书的编辑、出版,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经营、创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在教辅书界形成品牌和规模。1999年龙门书局被誉为教辅界的“三架马车”之一;2001年被《中国图书商报》列为“文教新六家”之首。已成为与“科学”并驾齐驱的著名品牌,并成为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之一。根据发展需要和行业趋势,2003年龙门书局经调整成立了龙门书局一、二、三分社。三个分社分别出版中小学学习辅导书;中小学教材和配套教辅;语文、外语、奥赛、工具书等类教辅图书。

(五) 国际合作蒸蒸日上,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为了及时将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引进国内,将我国优秀著作推向世界,近年来,在以往对外合作基础上,根据“形成国际战略合作,争取海外出版资源,开发国际出版市场”的目标,科学出版社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外科技出版现状的跟踪研究和版权贸易,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了新的国际战略伙伴合作格局。合作机构从以往的几十家发到现在的200多家。引进外文版图书翻译出版或影印出版。1996~2002年有1049种外文版图书列入选题出版计划,其中翻译844种,影印205种。一些经典名著,如《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现已达到跟踪同步出版。云集国际知名专家、学者400余人的大型丛书《材料科学和技术科学丛书》共23卷,也全套丛书同时引进。引进版图书的规模和数量超过了科学出版社历史上任何时期,其中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已形成规模和市场。2001年科学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先进单位”。2003年更上一层楼,共引进版权312种;全年接待64个出版公司24批百人次来访,出访40家出版公司,实现60多个合作项目。
科学出版社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出版资源丰富,国际STM出版商协会在中国首选我社加盟,德国最大的威卡集团把我社作为中国的惟一合作伙伴。如今通过图书、期刊、繁体字版等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确立了科学出版社在引进和输出科技出版市场的主导地位。

(六) 国内销售网点发展突飞猛进
图书流通渠道或销售渠道是图书进入市场的关键,可以说销售是出版社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其重要性不亚于编辑出版部门。
为此,从1997年开始科学出版社不断探索渠道信息,挖掘销售潜力,发现市场资源,开辟流通渠道。根据我社产品特点,分别成立新华书店、科技民营、文教民营、教材和北京等业务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社图书(特别是文教、生活类图书)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区域代理制为核心,在全国形成主渠道新华书店和二渠道民营书店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区域代理制实施二次分发,把销售网络迅速从二级发展到三级。现已构筑起全国省、市、地的庞大销售体系与平台,销售网点达1000多个,有力地保障了我社图书的传统化和个性化的市场进入。

(七) 企业文化丰富多彩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形象的一面镜子。科学出版社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各项工作相结合,使科学出版社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敬业意识、战略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得到不断加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多项表彰。(企业文化硬件建设方面,会议厅、学术交流厅、多功能厅、健身房、球场等一应俱全。经常举办学术论坛、报告会、业务交流会;组织各类球类比赛;每年举办职代会、春节联欢会、团拜会;院社领导关心职工生活,走访离退休老职工和看望困难职工,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增进了亲和力和凝聚力;办公条件、住宿条件大大提高,办公楼和住宅楼林立。绿化、美化、环境卫生、计生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和社区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国际社区研讨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代表参观了我社花园式的环境。)

(八) 科学出版社居全国首位的诸多方面
●科学出版社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
●最早在科技出版界建立一套选题策划、规划、组稿、质量、出版、以及发稿、设计、校对、三审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并按形势的发展不断修订更新。
●创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培训、上岗的措施、方法和经验。
● 在全国最早(1989)设立资助科技期刊和科技图书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并建立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出版基金申报、评审制度和基金管理办法。
●在出版界率先(1985)建立了音像室,为配书出版音像制品做了有益的探索试验。
●在科技出版界最先成立技术室,开展计算机排版试验,并探索配书出版电子出版物。
●最早开发出我国专题地图集和卫星影像图的出版,为在国际上宣传我国地学成就,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国争了光,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赞扬。
●科学出版社在全国国家图书奖、优秀科技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的图书奖项中,始终名列榜首或前茅。至今,累计获得上述各级奖项105个,其中1等奖占有优势地位。
●在科学出版社的作译者群体中,院士、博导占50%以上。
●科学出版社1993年获得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科学出版社在全国科技界组织机构最大、人员最多(连同离退休人员约750人),这在国际上也不多见。
●科学出版社拥有一支庞大的编辑队伍,涵盖博士、硕士和本科生数百人,仅编审、译审、副编审以上高级编辑曾达100多人。
●世界级顶尖科学家(包括陈省身、丘成桐、钱学森、华罗庚等)意在科学出版社出书。
●科学出版社最早编写创作出版了《校对手册》和《著译者手册》,为本社和全国培养编辑出版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出版一直是我国专家学者心目中中国科技出版界的第一品牌。
●科学出版社是缔造院士的摇篮。
●科学出版社是播种机,为全国科技出版界培养、输送了众多编辑出版人才。
● 2001年科学出版社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科技类出版社排行第一位。

(九) 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外出版界的地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8年来的改革实践,科学出版社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年鉴》报道,科学出版社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科技类出版社已由1995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位!在国际上,科学出版社已与世界近20个国家或地区200多家出版公司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一些外国主要出版单位把科学出版社作为与中国进行科技出版业务合作的首选单位,并正在逐年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